包括4月份CPI(居民價格指數)在內的主要宏觀今起陸續發布。眼下,國內市場的加息預期越來越強烈,多數研究機構預測,4月的通脹指數將超過上月并逼近3%,似乎重啟加息已箭在弦上。不過,受訪的數位專家認為,考慮到央行不久前剛剛宣布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舉措,短期內重啟加息不太可能,最快也要等到6月份。
5月或成貨幣政策真空期
今年以來,CPI指標呈較快反彈之勢,并已連續超過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造成實際“負利率”的狀況,與此同時,從近期公布的工業利潤、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等指標看,當前我國的經濟熱度較高。值得注意的還有,近期澳大利亞宣布加息0.25個百分點至4.5%,這是澳洲央行半年內的第6次加息,而“金磚四國”中的巴西、印度也于近期啟動加息,反映出新興市場對經濟過熱風險的擔憂程度加深。不過,截至目前,我國仍然使用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數量調控手段,來抑制通脹與經濟過熱。
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4月CPI漲幅將在2.6%左右,比早先的市場預期要溫和。依經驗判斷,存款準備金率的極限值應在23%左右,目前還有上調空間,因此央行重啟加息還為時過早。“在CPI顯著低于3.0%的情況下,預計利率還不會調整。”魯政委認為,5月份將是另一個貨幣政策的“真空期”。
調準備金率削弱加息必要性
昨天起,央行正式上調了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調整后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為17%。這是央行年內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此前,央行分別于1月18日和2月25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隨后,有專家分析,目前,存款準備金率已接近歷史最高值,接下來就將重啟加息了。
有分析認為,年內第三次上調準備金率的最主要原因是擔心經濟過熱和通漲壓力增大,而準備金率上調50個基點將回收3000億元規模的。但這仍然是權宜之計,沒有實質緩解加息預期。有專家認為,目前央行數量化控制空間越來越小,6月將成為加息的重要時間窗口。
針對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引發的加息猜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認為,目前加息空間很有限,對通貨膨脹的判斷是兩頭低、中間高。物價峰值過后,經濟增長將重新成為首要的政策目標。認為,“中國現存的是一些局部的結構性問題,通過房地產政策或者信貸政策等就可以解決問題,不一定需要調整利率。取消信貸優惠同樣可以實現‘加息’效果。”